20151022.png

 


(梵文:smṛtyupasthāna),亦稱四念處,為上座部佛教的根本修行方法,亦稱內觀。指從「身」體、感「受」、「心」、「法」四個面向,建立持續及穩固的覺知,明瞭其身不凈、苦、無常及無我的本質,斷除所有的貪瞋痴煩惱,從所有的痛苦中解脫出來。

「別相念住位」依照身、受、心、法分別觀想,也稱「自相別觀」,這四種觀法是:觀身不淨、觀受是苦、觀心無常、觀法無我。

「總相念住位」從身、受、心、法的總體上觀想,也稱「共相別觀」,四共相是:非常、苦、空、非我。北傳小乘修行者於五停心觀之後修四念處觀。依五停心以止修行者之亂心,即是禪定,依四念處以發修行者之觀慧,即是毗婆舍那。

四念處為佛教重要的修行解脫方法,修行此道,能夠達到清淨有情,並超越愁、悲,消除苦和憂,並能得道驗證涅槃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佛教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日本營建管理 SOP 的頭像
    日本營建管理 SOP

    日本營建管理 SOP

    日本營建管理 SO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